炭黑产业网据车与轮店主联盟消息,7月的合肥,烈日炎炎,在位于合肥高新区的大陆马牌轮胎(中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也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在企业终检车间,一条条印着马牌轮胎LOGO(徽标)的轮胎成品正在传送带上滚动传输;车间外,一辆辆外运大货车满载货物,运往全国各地,部分产品还将远销海外。

今年以来,经受疫情冲击,安徽外贸外资企业的生产恢复情况怎么样?下一步如何应对国内外市场新变局,把握新商机?
近日,记者在采访大陆马牌轮胎(中国)有限公司时看到,随着物流逐步好转、生产持续恢复,安徽省外贸外资企业正在走出疫情阴霾,焕发新的活力。
大陆马牌轮胎(中国)有限公司是德国大陆集团在华投资的首家全外资轮胎生产基地,于2011年5月在合肥投产,主要生产替换以及原配业务的乘用车轮胎,供给国内以及亚太区中高端轮胎市场。
大陆马牌轮胎合肥工厂总经理王小骥表示“从6月份的预估情况来看,我们的产能完全可以回到疫情前水平,有信心今年能实现两位数增长!”
对于疫情的影响,王小骥认为,今年疫情对市场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物流受阻、市场低迷,再加上诸多国际因素的影响,原材料、海运成本、能源成本剧增,在二季度特别是在4月份疫情的冲击下,减产较多。“但我们在这一严峻时刻,采用弹性产能,向内要效率,对外提升质量和供应期,基本上做到化险为夷、实现了稳中有升”。
值得关注的是,在这样一个充满变数和挑战的时刻,大陆马牌轮胎还在安徽追加40亿元人民币投资,布局新产能和新技术,引入前瞻性的制造工艺和产品技术,加速产品线的智能化与自动化。

“这个时候追加投资,是源自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对安徽发展的信心,这种信心,不会因短期市场起落和国际形势变化而中断。”王小骥表示。
面对变局,有挑战也有机遇,许多外资企业看到了新商机。王小骥告诉记者,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增,公司积极做好产业配套,为新能源汽车量身打造了一款轮胎,可以通过降低滚动阻力,实现更好的电池续航能力和操控性。
“在困难中要看到新希望,我们要做时代浪尖上的‘弄潮儿’。”王小骥满怀信心地说。
对于外贸企业来说,变局与挑战也可以转化为机遇与希望。
许多企业负责人都表达了从疫情中恢复发展的信心。一些企业还表示将迎接新挑战、把握新机遇,追加投资、扩大产能,在安徽这片发展沃土上持续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