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产业网据轮胎商业消息,6月刚过一半,国内轮胎市场已经迎来了近10张7月涨价预告,最低涨幅3%。
巨头领衔涨价,7月涨价潮来临
就在今天,锦湖(中国)轮胎销售有限公司顺应轮胎市场价格上涨趋势发布价格调整通知,自7月1日起,对部分规格运营价上调及调整经销商促销政策,以期通过优化产品价格结构应对上涨的制造成本压力,稳定市场价格,保证公司的健康运营和长期投资。

其实早在5月中旬,泰克就宣布了在7月1日对其泰克包封套产品系列价格上调11%。时隔半个月后,多家轮胎头部企业也相继宣布7月涨价。6月1日当天,固铂和米奇汤普森宣布在7月1日涨价;6月15日,优科豪马宣布对G003、G016两款花纹轮胎产品进行价格上调;6月18日,锦湖轮胎发布对部分规格运营价上调及调整经销商促销政策。





半个月不到的时间,已有4家轮胎企业披露了下个月的价格调整消息,而随着时间逐步逼近7月,大概率还会有不少轮胎企业陆续发布涨价预告,7月涨价潮已正式开启!
近十年最长最猛涨价潮
自年初开始,全球轮胎市场的涨价潮就没有停下来过——海外市场累计涨幅已经超过15%,国内市场的涨价幅度也累计达到了7%。但是相较于原材料和运营成本来看,目前的涨幅还远远不够。
从上半年轮胎用橡胶、炭黑等价格的上涨以及油价成本的极速飙升,让轮胎企业的涨幅跟不少原材料的加压。第一季度时,国内部分轮胎企业多种原材料成本上涨已经达到7.7%,然而产品涨幅仅有5%。而第二季度炭黑价格和油价的步步走高更加推高了轮胎企业的制造成本,不断侵蚀着轮胎企业的利润。加之市场行情冷淡到经销商库存流转天数持续两个月徘徊在罕见的40天以上(大量轮胎成品堆放在工厂外等待运输),轮胎涨价很难形成市场传导,因此不少轮胎厂在今年第一季度都出现了利润不同程度的下滑。
不过,仍有不少企业凭借高市场口碑和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尤其是部分头部轮胎企业,凭借口碑和市占率成功让涨价在终端执行,在“冷淡”的市场行情中实现逆势上涨。
头部企业涨价更能被市场接受
例如,锦湖轮胎在近年通过积极推进品牌本土化革新、及时调整企业增长策略,在满足更多样化客户需求的同时,不断提升品牌口碑。尽管面临疫情打击、轮胎市场萎靡不振的艰巨挑战,锦湖轮胎依旧逆势翻盘,在2022年第一季度实现业绩稳定正增长,同比增长率高达105.8%,在市场逆境中展现了行业拔尖的亮眼生意表现。这与锦湖轮胎近年积极推进品牌本土化革新、及时调整企业增长策略紧密相关。
同样实现逆势上涨的还有森麒麟等国内龙头企业。今年一季度,青岛森麒麟也凭借产能布局和产品口碑等优势实现了盈利能力的底部反转。其在前三月实现营收的同比21.12%,环比增长10.29%的高增长,达到14.47亿元;归母净利润更是实现了环比28.73%的高增长。

业内人士指出,在国内的涨价潮中,头部轮胎品牌的涨价更能被市场接受。“虽然头部轮胎企业发布涨价通知单对于终端的震动较大,但是涨价频率不算频繁,且涨价幅度都比较合理。同时,头部品牌轮胎的市场接受度高,在对质量和性能高度认可下,他们的涨价无论对于销量还是利润,影响都较为有限,抗风险能力强。所以在涨价潮中,门店更愿意与大品牌轮胎合作。”
市场好转,轮胎销售也在好转
虽然,目前的市场仍稍显冷清,但是随着运输物流指数的不断走高,恢复到往年水平的运输行业的轮胎需求也在加大。在国内市场供求关系持续改善下,国内轮胎市场正在逐步从冰封中解冻,涨价将不再被终端排斥,轮胎企业有望从利润枷锁中挣脱出来,得到喘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