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敏(中橡集团炭黑工业研究设计院,四川自贡 643000)
摘要:我国炭黑工业要根据新形势和新变化,不断克服节能减排和环保压力,不断克服油价攀升、资源紧缺和其它工业对炭黑用油争夺的压力,不断克服拓展国际市场受限以及国内市场无序竞争的压力,以创新为动力,不断完善自己,更好地为我国轮胎、橡胶工业服务。
关键词:炭黑工业;轮胎工业;市场状态
2000年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尤其是汽车和轮胎工业的快速发展,加之同期钢铁工业和炼焦工业的快速发展,炭黑市场需求旺盛,炭黑产能、产量随之快速增长。2000~2007年,炭黑产量年均递增18. 5%,表观消费量年均增长17·1%。2006年我国炭黑产量达到185.2万t,第一次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2007年炭黑产量又创新高,达到230万t,稳居世界第一。进入2007年,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能源、资源价格的攀升以及我国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的推进和深化,炭黑工业面临着以节约资源、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为主要内容的新形势,如何克服“两高一资”这一决定性的挑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1 我国炭黑工业的市场状况
2000~2007年,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又快又好的发展,年均GDP增幅达到9.85%,2007年GDP跃上了3万亿美元的台阶。同期,汽车工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汽车产量年均增幅达22·3%,与之对应的轮胎工业发展速度也十分迅速,轮胎产量年均增长16.8%,为炭黑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见表1)。与此同时,与炭黑生产原料密切关联的钢铁工业和炼焦行业的发展也十分迅速。2007年产钢49 824万t、生铁46 944万t,分别比上年增长15.66%和15.19%,拉动焦炭产量增长达到33 553万t,比2006年增长12.7%。由于这两股推动力的综合影响,我国炭黑工业近些年得到了快速发展,2006年成为了世界炭黑产量第一大国,翻开了我国炭黑工业的新篇章。
总结近年来我国炭黑工业的发展,呈现下述一些特点。
1.产能、产量快速增长,基本满足了我国轮胎、橡胶工业的发展。根据对约44%的炭黑总产量统计,2006年我国的硬质炭黑与软质炭黑比例分别为74.7%和25.3%,2007年分别为76.8%和23.2%。
2.企业的集中度有所提高。2007年前20家大型炭黑企业(见表2)总产能达177.4万t,占全国总产能的55.7%。总产量达150.486万t,占全国总产量的65.42%。这不仅有利于炭黑市场的规范运行,也有利于全行业运行质量的提高。

3.2007年,我国炭黑产、销基本平衡。根据对39家会员企业的统计,2007年炭黑销量为177.5万t,比2006年的135.3万t增长31.17%,且销量大于产量1.26万t。
4.由于炭黑企业普遍加大了技术创新、节能降耗、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产品成本有明显降低。39家会员企业2007年炭黑销售成本比2006年降低了12.87%,利润增长了55.87%。
5. 2007年炭黑出口14.7万t,进口10.8万t,分别比2006年增长25.8%和5.1%。
6.面临的挑战和危机
(1)开工率低。2007年全行业产能利用率只有72.2%,全行业前20户企业的开工率也仅达到84.8%。这一方面反映了我国炭黑行业规划的宏观调控能力弱,另一方面造成了投资的严重浪费,市场的不规范性以及竞争的无序性。
(2)企业多、规模小、集中度不够、综合竞争力弱。
(3)持续面临原料油紧缺、环保和节能降耗等多重压力。
(4)产品品种及品质完全满足轮胎、橡胶工业及其它领域的要求还有距离,这方面我国炭黑工业将会面临世界主要炭黑企业的竞争压力。
2 我国炭黑工业的发展
1.紧紧围绕我国轮胎、橡胶工业的发展和变化趋势,牢牢把握国家的宏观经济走势和国际经济变化,以服务于我国轮胎、橡胶工业为宗旨,全面满足轮胎、橡胶工业发展对炭黑的需求。同时,努力满足其它工业对炭黑的需求,努力开拓国际市场,使之成为有益的补充。
2.以企业联合、并购、重组等多种方式,加快行业整合,进一步提高企业的集中度,从整体上提升我国炭黑工业的水平。
3.以提质、节能、降耗、减排为重点,进一步推动行业自主创新,以实现我国炭黑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4.加大低滚动阻力炭黑的开发和应用力度,配合白炭黑的应用,为轮胎提供新品种炭黑,促进轮胎工业的节能降耗,促进绿色轮胎的发展。
5.密切关注钢铁、炼焦行业的发展和变化动态,密切关注使用炭黑油,尤其是煤焦油作为替代燃料的相关行业的变化,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迎接资源紧缺时代的到来。
6.实施品牌战略,提升行业的运行质量和竞争力。在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的组织领导下,2007年炭黑行业开展了产品质量授信活动,已有两批共22家企业取得了质量授信证书,同时,有6家企业被评为协会推荐品牌。
7.今后的炭黑企业会形成哑铃型竞争格局。一端是以资源为优势的企业,另一端是以质量和品牌为优势的企业,而介于二者之间的企业将难以生存。
8.以欧盟REACH法规的实施为标志,将给我国炭黑工业进一步拓展国际空间带来更大的挑战,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并预示了化学工业,包括炭黑工业监管、评价之未来趋势。我们必须及早应对。
9.炭黑工业必须做好产业转移的准备。没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必须做好关停和重组的准备。炭黑紧缺时代的到来是有可能的。因此,从长远来看,轮胎、橡胶企业与炭黑企业建立互利的关系,具有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