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产业网客服热线

某化工企业白炭黑技改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

   时间:2021-11-16 来源:橡胶助剂网发表评论

李朝晖

作者简介:李朝晖(1970-),男,本科,主管医师,副所长,研究方向:职业卫生

作者单位:福建南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南平,353000运转。劳动定员481人,其中男职工318人,女职工163人,另有临时工82人。

本项目为福建省某化工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白炭黑技改工程。为了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从源头控制或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受该公司委托,我们于2006年3~4月组织各专业技术人员对该公司进行了现场调查、采样、监测及评价工作。

1内容与方法

1.1评价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等法律、法规、规范、标准进行评价。

1.2评价方法

根据本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的特点,采用现场调查法、检查表法、检测检验法等方法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1]。

1.3评价范围及内容

以该建设项目实施的工程内容为准,主要针对试运行期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防护效果及职业病防治情况进行评价。主要包括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要求、职业病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效果、辅助用室基本卫生要求、应急救援、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等。

2结果

2.1基本情况调查

该工程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为9 085万元人民币,技改工程项目总投资2 984万元,职业病防护设施投入经费达493万元,应急救援用品、个人防护用品所需经费17.5万元/年,发放各类防暑降温用品11.5万元/年。经过技术改造,该公司白炭黑生产能力由原来的6.5万吨/年提高到目前的10万吨/年。根据生产特点和生产规模,全年生产天数334天,实行三班三

2.2产生工艺流程

白炭黑的生产方法主要有沉淀法和气相法,该建设项目白炭黑采用沉淀法生产。其主要生产工艺流程为:合成釜→稀浆槽→压滤机分离→制浆→干燥→袋滤器→成品料仓→包装

2.3职业病危害识别

该建设项目主要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碳酸钠、硫酸、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苯、甲苯、二甲苯、白炭黑尘、石英砂、硅酸钠、煤渣尘、煤焦油等。由于煤焦油、硅酸钠国家目前尚未制订职业接触限值,以及本次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现场检测时间在3月,不符合高温检测规范要求的高温检测季节,因此本次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不将煤焦油、硅酸钠、高温列入检测项目。

2.4采样方法及定点

按设计满负荷生产状况,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GBZ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的监测采样规范》、《工业企业噪声测量规范》GBJ122-88及《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GB5748-85等规范的要求设置采样点及采样方法,连续采样测定3 d,每天上、下午各1次,每次同一点不同时间内采取的样品不得少于3个。

2.5现场检测结果

2.5.1毒物检测结果本次共检测毒物点60个,各种毒物浓度范围及达标情况见表1。

2.6粉尘检测结果

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卫生部卫监发[2002]令第63号)附件4的要求以及GBZ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的监测采样规范》的要求设置采样点,以直径为40 mm的滤膜,按GB5748-85《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采集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共检测该企业70个采样点的生产性粉尘短时间接触浓度、35个工种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依据GBZ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规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生产性粉尘短时间接触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测试点有62个,生产性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工种有32个,生产性粉尘短时间接触浓度合格率为88.6%,生产性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合格率为91.4%。

2.7噪声检测结果

本次对该企业工作现场的55个噪声监测点及31个控制室进行噪声强度监测,总合格率为89.5%。

2.8职业病防护设施

2.8.1防尘措施对拌料机和加料机采用防尘罩密闭运转,并加袋式除尘器吸尘。采取负压包装,以减少粉尘泄漏飞扬。采取水膜除尘设备进行除尘,其性能可靠,其除尘效率较高。

2.8.2噪声控制措施在设备选型上是选用低噪声的设备,对噪声功率大的设备采取隔离,用独立房间单独设置。各岗位都设置操作控制室,并采取相应的隔音、减振措施。

2.8.3防暑降温措施生产设备、贮槽、管道等高温或发热部位,均设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措施,提高生产工艺的自动化程度,缩短职工接触生产性热源的时间。车间内设置通风设备,操作室内设置空调和风扇等,保持作业场所良好的通风状况等。

2.8.4防毒措施工厂浓硫酸贮槽均设在距主车间10 m远以外的位置,周围砌砖围堰、隔离,装有应急水池、冲水管等设置,卸酸操作时配有防护用品,确保作业安全。

2.8.5职业卫生管理该公司在职业卫生管理方面,定期对员工进行劳动卫生知识教育,设置了职业卫生专职管理人员。制定了应急预案,对相应工种岗位的上岗作业工人进行了技术、安全等方面的培训,按照规定要求安排职工到当地防疫机构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对作业场所进行定期监测。

2.8.6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该公司制定了劳保用品发放制度,分阶段给职工发放不同的劳保用品。产尘岗位的职工基本上配备了防尘纱布口罩、工作服及手套,卸酸操作工人装备有全身防护服、防护面罩及橡皮手套,锅炉、热风炉、马蹄焰炉窑等高温作业岗位职工装备有高温服、高温鞋及防护眼镜等防护用品。

3评价与建议

该企业已采取对拌料机和加料机采用防尘罩密闭运转、袋式除尘器吸尘,从检测结果看,工作场所生产性粉尘浓度超过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2]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应对该套除尘系统进行整改,并确保防尘设施的有效运行。该建设项目已采取负压包装,要注意对除尘风机的定期维护管理,选择合适的风量和风压,确保系统处在负压状态。该企业制定了“硫酸装卸安全操作规程”,应按照该规程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同时在硫酸作业场所应设置警示标识。在作业区内设喷淋器和冲眼器。该企业溶解工序蒸球出料时要做到四周无人时出料,防止被溅出的热水烫伤。

该企业制定了“煤焦油装卸安全操作规程”,应按照该规程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同时在煤焦油作业场所应设置警示标识。在熔制工序清洗油枪时,要穿戴好耐火防护用品,先关油路再关气路,以免被还未喷完的煤焦油烫伤;要调节好油压,防止热油超压从设备密封点喷出伤人。综上所述,只要用人单位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完善各类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措施,完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确保实施,该建设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通过综合防治措施,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S].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S].GB22-2002.

 
炭黑样品商城
炭黑商城小程序炭黑商城微信扫一扫 询炭黑价格 拿炭黑样品
炭黑产业网公众号
炭黑产业网公众号微信扫一扫专业、准确、及时的炭黑综合分析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词条
最新词条
最新资讯
品牌入驻  |  隐私政策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滚动资讯  |  违规举报
关闭
炭黑产业网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炭黑产业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炭黑产业网微信客服

400-900-9660
电话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