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梅,赵树高(青岛科技大学橡塑材料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042)
摘 要:研究了硅烷偶联剂NXT、Si747改性白炭黑Z1165MP填充SSBR/BR的硫化特性、物理性能及动态性能,并与Si69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与偶联剂Si69和Si747相比,NXT具有较好的抗焦烧性能,当偶联剂用量较高时,这种优势更加明显,3种偶联剂的抗焦烧能力顺序为NXT>Si69>Si747。Si69和Si747改性体系,当偶联剂用量分别达到3.2份和6.4份后,硫化胶的拉伸强度明显下降,拉断伸长率逐渐降低;NXT改性体系,拉伸强度在实验用量范围内变化不大,拉断伸长率明显降低,当用量达到1.6份后,降低程度明显减小。3种改性体系的撕裂强度均有所改善,压缩疲劳温升和阿克隆磨耗体积明显降低。混炼胶和硫化胶的G′0.56%和G′0.56%-G′100%均随着偶联剂用量的增加明显降低,当偶联剂用量达到4.8份后NXT和Si747改性体系的Payne效应较Si69改性体系小。
关键词:偶联剂;白炭黑;SSBR/BR;Payne效应
中图分类号:TQ330.1+5,TQ333.1,TQ3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030(2012)06-0013-06
白炭黑和炭黑是橡胶制品的重要补强剂。与炭黑相比,白炭黑填充在轮胎胎面胶中,可降低轮胎的滚动阻力,保持较好的抗冰滑性和抗湿滑性,因此在轮胎行业中应用广泛。但由于白炭黑表面存在大量硅醇基,表面能和极性较大,而绝大多数橡胶是非极性的,使得白炭黑在橡胶中难以湿润和分散,白炭黑聚集体有附聚成附聚体的趋势,形成白炭黑填料网络,影响橡胶制品的使用性能。通常在胶料中加入小分子物质如醇类、胺类和脲类等,对白炭黑进行物理改性,或加入硅烷偶联剂进行化学改性来改善白炭黑在胶料中的分散性[1-2]。目前硅烷偶联剂Si69、Si75已有较多报道[3-8],新型偶联剂NXT、Si747的研究较少[9-12]。本文研究了硅烷偶联剂Si747、NXT用量对白炭黑Z1165MP填充SSBR/BR性能的影响,并与硅烷偶联剂Si69进行了对比。
1 实验 1.1 主要原材料
溶聚丁苯橡胶,SSBR,日本合成橡胶贸易有限公司;顺丁橡胶,BR9000,中石化齐鲁石化橡胶厂;白炭黑,Z1165MP,青岛罗地亚白炭黑有限公司;Si69,德国德固赛公司;Si747,上海麒祥化工有限公司;NXT,迈图有机硅材料(上海)有限公司;其他配合剂均为市售工业级产品。偶联剂特征:Si69(双-(三乙氧基硅烷基丙基)四硫化合物)的结构为(C2H5O)3Si(CH2)3S4(CH2)3Si(OC2H5)3,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532g/mol;NXT(3-辛酰基硫-1-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结构为(C2H5O)3Si(CH2)3SCOC7H5,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64g/mol;Si747(γ-巯丙基乙氧基双(丙烷基-六乙氧基-硅氧烷))的结构为HSC3H6Si((OC3H6O)6C3H7)2(OCH2CH3),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962g/mol。
1.2 基本配方
SSBR,75(质量份,下同);BR9000,25;氧化锌,3;硬脂酸,2;白炭黑Z1165MP,60;环烷油,20;偶联剂,变量;防老剂4020,2;促进剂CBS,1.5;促进剂DPG,1.5;硫黄,1.4。
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橡塑实验密炼机,XSM-500,上海科创橡塑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开炼机,BL-6175,宝轮精密检测仪器;硫化仪,GT-M2000-FA型,江苏明珠试验机有限公司;硫化机,HS-100T-RTMO型,佳鑫电子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压缩疲劳温升实验机,GT-RH-2000型,高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橡胶加工分析仪,RPA2000,美国Alpha技术有限公司。
1.4 试样制备
将橡胶、白炭黑、偶联剂、氧化锌、硬脂酸、防老剂在密炼机中混炼,初始混炼温度为60℃,转速为55r/min,混炼均匀,排胶;然后将混炼胶在密炼机中于145℃下热处理8min,排胶;在开炼机上加入硫黄(吃完料后左右3/4各割3刀)、促进剂,薄通打三角包6次,排气,下片。在平板硫化机上硫化试样,硫化温度为160℃,硫化时间为硫化仪测定的正硫化时间。
1.5 性能测试
拉伸强度按GB/T528-2009测试,拉断伸长率按GB/T529-2008测试,撕裂强度按GB/T529-2008测试,硬度按GB/T531-2008测试。使用压缩疲劳温升实验机测试压缩疲劳温升,测试温度为55℃,负荷2MPa,压缩频率30Hz。使用动态性能测试机测试动态性能,应变扫描温度为100℃,频率为1Hz,应变扫描测试范围为0.28%~100%。
2 结果与讨论
2.1 偶联剂用量对加工性能的影响
图1和图2是偶联剂用量对白炭黑Z1165MP填充SSBR/BR混炼胶焦烧时间(ts1)和正硫化时间(t90)的影响。由图1,2可看出,Si69改性体系,ts1随Si69用量的增加逐渐增加,当Si69用量达到4.8份时,ts1最长,随着Si69用量的进一步增加,ts1略有减小。NXT改性体系,ts1随着NXT用量的增加逐渐增加,当NXT用量大于3.2份后,ts1变化不大。Si747改性体系,ts1随着Si747用量的增加逐渐增加,当Si747用量达到3.2份后,ts1逐渐减小。3种偶联剂改性体系,t90随偶联剂用量增加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均随着偶联剂用量的增加逐渐减小,当偶联剂用量相同,且大于1.6份后,NXT改性体系胶料的ts1略长于Si69改性体系,Si747改性体系胶料的ts1和t90明显较Si69和NXT短,并随着偶联剂用量的增加差距明显增大。说明NXT的抗焦烧能力最强,Si747的抗焦烧能力最弱,当偶联剂用量较高时,现象更明显,3种偶联剂抗焦烧能力顺序为NXT>Si69>Si747。这主要与偶联剂的结构有关,Si69分子中含有4个硫原子,而NXT和Si747分子中只含有1个硫原子,同时根据化学键断键能量:C-SX-C(X>2)为<268kJ/mol;C-S-C为285kJ/mol;C-C为352kJ/mol;H-S-C为339kJ/mol,272kJ/mol)[11]。硅烷NXT分子中硫碳键的断键能量要比Si69和Si747分子中的高,在硅烷化反应过程中,NXT中的硫碳键完全断裂需更高能量,与NXT相比,Si69和Si747分子中的硫更易与橡胶大分子链发生反应,因此NXT改性体系的ts1最长。而Si747可能是由于硅烷反应过程中生成硫醇,硫化过程中促进了交联反应,因此当Si747用量超过1.6份后,胶料的ts1和t90明显较NXT和Si747改性体系短。


偶联剂用量对白炭黑Z1165MP填充SSBR/BR胶料ML、MH、MH-ML和门尼粘度ML(1+4)100℃的影响如图3~6所示。由图3可看出,3种偶联剂改性体系,偶联剂用量对胶料ML的影响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均随着偶联剂用量的增加明显降低,当用量大于3.2份后,变化不大,偶联剂用量相同时,3种改性体系混炼胶的ML相差不大。
由图4可看出,混炼胶的MH随着偶联剂用量的增加明显下降,当偶联剂用量大于3.2份后,NXT和Si747改性体系胶料的MH略有降低,Si69改性体系胶料的MH呈增大趋势,且明显大于相同用量时NXT和Si747改性体系胶料的MH。这主要是因为3种偶联剂中Si69的硫含量较高,随着Si69用量的增加,硫化胶的交联密度逐渐增加,导致了偶联剂用量大于3.2份后,胶料的MH呈增大趋势,并明显较NXT和Si747改性体系胶料的MH高。
由图5看出,3种偶联剂改性体系胶料的(MH-ML),随偶联剂用量增加的变化趋势与MH相同。由图6可看出,3种偶联剂改性体系胶料的ML(1+4)100℃均随偶联剂用量的增加逐渐降低,但Si747改性体系,当Si747用量大于4.8份后,胶料的ML(1+4)100℃明显增加,说明Si747用量较高时,胶料有焦烧倾向。硫化转矩和门尼粘度均随着偶联剂用量的增加而降低,主要原因是白炭黑表面的硅醇基团的数目,随偶联剂用量的增大而降低,导致白炭黑较小的亲水性,白炭黑团聚程度降低,改善了白炭黑在SSBR/BR并用胶中的分散性,填料间的相互作用减弱,从而导致胶料粘度的下降和转矩的降低。
2.2 偶联剂用量对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偶联剂Si69、NXT和Si747用量对白炭黑Z1165MP填充SSBR/BR硫化胶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如图7~11所示。


由图7可看出,NXT改性体系硫化胶的拉伸强度,在实验用量范围内变化不大,但Si69和Si747改性体系,当偶联剂用量分别达到3.2份和6.4份后,硫化胶的拉伸强度明显下降。3种偶联剂改性体系硫化胶的拉断伸长率,均随着偶联剂用量的增加明显下降,但NXT改性体系硫化胶的拉断伸长率,当NXT用量达到1.6份后,降低程度明显减小。由图10可看出,Si69改性体系硫化胶的阿克隆磨耗体积,随着Si69用量的增加逐渐减小,当Si69用量超过3.2份后,硫化胶的阿克隆磨耗体积呈增大趋势;NXT和Si747改性体系硫化胶的阿克隆磨耗,随着偶联剂用量的增加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当偶联剂用量分别大于3.2和4.8份后,硫化胶的阿克隆磨耗体积呈增加趋势。
由图11可看出,3种偶联剂改性体系硫化胶的压缩疲劳温升,随偶联剂用量的增加逐渐降低,当偶联剂用量超过3.2份后,NXT和Si747改性体系硫化胶的压缩疲劳温升相差不大,但在相同偶联剂用量时,Si69改性体系硫化胶的压缩疲劳温升高。从以上实验结果可看出,随着偶联剂用量的增加,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下降,主要是由于随着偶联剂用量的增加,偶联剂与白炭黑、橡胶间形成的结合点增多,体系的交联密度逐渐增大,导致性能下降,因此过多地添加偶联剂对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会有不利影响[13]。
2.3 偶联剂用量对动态性能的影响
对于填充胶料来说,胶料的弹性模量(G′)随应变的增大呈非线性下降,这被称为Payne效应,通常认为是由于填料-填料相互作用、聚合物-填料相互作用的结果,被用作衡量填料网络化的量度[14]。

由图12可看出,3种偶联剂改性体系,偶联剂用量对胶料的G′0.56%和G′0.56%-G′100%的影响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均随着偶联剂用量的增加急剧下降,当偶联剂用量达到4.8份后,Si69和NXT改性体系胶料的G′0.56%和G′0.56%-G′100%略有降低,但Si747改性体系胶料的G′0.56%与G′0.56%-G′100%略有增加,说明此时Si747改性体系胶料有焦烧倾向,导致胶料的G′0.56%与G′0.56%-G′100%略有增加。胶料G′0.56%与G′0.56%-G′100%的减小,主要是由于胶料中硅烷的烷氧基与白炭黑表面的硅醇基团发生反应,白炭黑表面的硅醇基团的数目随着硅烷用量的增大而降低,改善了白炭黑在胶料中的分散性,在应变作用下,填料网络逐渐被破坏,导致了低应变下模量的下降,白炭黑之间的网络效应减弱,Payne效应减弱,如图13所示。

由图14,15可看出,NXT和Si747改性体系硫化胶的G′0.56%和G′0.56%-G′100%,随着偶联剂用量的增加明显降低;Si69改性体系硫化胶的G′0.56%和G′0.56%-G′100%,随着偶联剂用量的增加明显降低,当Si69用量达到3.2份后,略有增加,且明显较相同用量时NXT和Si747改性体系硫化胶的G′0.56%和G′0.56%-G′100%高,这可能是由于Si69与NXT和Si747相比,硫含量较高,硫化胶的交联密度增大,导致硫化胶G′0.56%增加,同时硫化胶的G′0.56%与G′0.56%-G′100%较NXT和Si747改性体系高。图15与图13相比,硫化胶的模量及Payne效应明显比混炼胶高,这可能是因为对于白炭黑填充胶料,白炭黑和橡胶间总存在表面能差异,硫化过程中温度较高,橡胶的粘度较低,白炭黑在橡胶中的布朗运动加快,使得白炭黑聚集体在硫化过程中始终有絮凝形成填料网络的趋势,因此提高了填料网络化程度。
3 结论
1)偶联剂NXT具有较好的抗焦烧性能,在偶联剂用量较高时这种优势更加明显,3种偶联剂抗焦烧能力的顺序为:NXT>Si69>Si747。
2)Si69和Si747改性体系,当偶联剂用量分别达到3.2份和6.4份后,硫化胶的拉伸强度明显下降,拉断伸长率逐渐降低;NXT改性体系,在实验用量范围内变化不大,拉断伸长率明显降低,当用量达到1.6份后,降低程度明显减小。3种改性体系硫化胶的撕裂强度有所改善,压缩疲劳温升和阿克隆磨耗体积明显降低。
3)Si69改性体系胶料和硫化胶的G′0.56%和G′0.56%-G′100%,随Si69用量增加明显降低,当Si69用量达到3.2份后,变化不大;NXT和Si747改性体系胶料和硫化胶的G′0.56%和G′0.56%-G′100%均随偶联剂用量的增加明显降低,胶料和硫化胶的G′0.56%和G′0.56%-G′100%,当NXT和Si747用量分别达到3.2份和6.4份后,变化不大,同时偶联剂用量达到4.8份后,NXT和Si747改性体系硫化胶的Payne效应明显较Si69改性体系小。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