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产业网据证券市场红周刊消息,8月15日,国内领先有机颜料生产企业——联合化学(301209.SZ)开启新股申购。公开资料显示,自2007年成立以来,联合化学一直专注于油墨用偶氮类有机颜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截至目前,公司已先后为客户订制了超过200个品种的颜料产品,产品应用范围覆盖油性油墨、溶剂油墨、水性油墨、UV油墨等主要油墨品类,并在近年来,业绩实现了快速增长。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期间,联合化学的营收分别达到4.44亿元、4.73亿元和5.52亿元,营收规模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同期,公司净利润由0.38亿元增长至0.67亿元,复合增速达到32.78%,增速超过所属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行业平均水平,成长性突出。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凭借优异的性能和高稳定性的质量,现阶段联合化学的产品已获得了下游多家大中型油墨企业客户的一致认可,规模正进入成长扩张阶段。而未来随着技术的持续突破以及公司传统产业与新技术领域的不断融合,依托资本运营的桥梁,企业的成长空间亦将有望被进一步打开。
核心产品产能规模处于行业前列
市场集中度提升,未来具备无限可能
从业务结构来看,联合化学的产品主要包括:偶氮类有机颜料和挤水基墨两类。其中,颜料产品主要应用于油墨领域,少量应用于涂料、塑料等其他领域,颜料主要颜色包括黄色、红色、橙色等几种;而挤水基墨则是由颜料制备油墨过程中形成的中间产品,相较于颜料,向油墨客户提供挤水基墨可以简化其生产工序,能够减少其污染物产生量,提高其产量及生产效率,同时解决中小型油墨企业挤水基墨生产规模受限、废水处理能力不足、粉尘污染等一系列问题。
数据显示,2021年公司偶氮颜料营收规模为5.12亿元,占公司总营收比重的92.79%,是近年公司规模成长和营收的主要来源;而挤水基墨的营收规模为0.26亿元,营收占比为4.75%,相较于偶氮颜料具有更高的毛利率,其亦拥有较为良好的发展前景。
以行业地位来看,目前公司两大核心产品产能规模均处于行业前列。据招股书披露,有机颜料方面,在国内有机颜料产量超过10,000吨的生产企业中,联合化学产量排名位居前六。而在挤水基墨领域,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已成为国内大型有机颜料企业中具有挤水基墨规模生产能力的企业,其拥有3000吨挤水基墨产能,丰富的生产经验为油墨企业采购提供了更多选择。
根据中国油墨协会统计,2019年我国油墨产量前十名企业中有九家为公司客户,显示出其产品已受到了下游的高度认可。与此同时,截至目前,公司已与全球最大的油墨生产企业DIC株式会社保持了超过10年的稳固合作关系,是DIC亚太区战略合作伙伴。下游头部企业的认可充分彰显了公司的行业地位。
业内人士指出,以行业发展趋势来看,近年来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化,中小规模企业安全环保措施正逐步规范,国内更多的小企业开始逐步关闭,市场份额逐步向具有竞争优势的头部企业集中。而作为我国大型有机颜料企业,联合化学现已成为国际大型化工企业的重要供应商,这也让公司的未来具备了良好预期和无限可能。
自主研发突破行业瓶颈
信息技术与新技术融合持续推进
支撑企业市场竞争力的背后是其在研发技术领域的强大实力。据了解,经过多年的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联合化学目前已成功掌握了油性油墨用颜料生产技术、溶剂油墨用颜料生产技术、水性油墨用颜料生产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与生产工艺,其中,各类油墨用颜料生产技术更是在多方面突破了行业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瓶颈。
公告显示,截至目前,联合化学已拥有发明专利9 项和实用新型专利14 项。同时,公司已参与制定了 40 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另有 4 项正在制定中,并成功实施了 22 项省级技术创新项目,项目水平均被认定为“国内领先”。值得一提的是,凭借领先的行业地位,和突出的技术优势,公司成为中国染料工业协会理事单位、中国日用化工协会油墨分会常务理事单位和山东省化工情报信息协会理事单位;并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
在技术领域持续突破的同时,公司也在积极推动颜料行业传统生产工艺与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等信息技术逐步融合,以顺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据招股书显示,现阶段,公司已相继设置了PLC在线控制系统,自动控制液体原材料的投料过程。并自主设计了多种应用于各生产工序的生产设备,生产工序已实现部分自动化或半自动化。
企业对《红周刊》表示,未来公司将计划引入的中央自动控制系统,实现生产工序全自动化,实现颜料自动化智能生产,使颜料生产过程逐步与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新技术、新模式融合,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实现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深度融合。而随着在技术领域的不断突破以及与信息产业、智能化融合的不断加速,企业的前景正变得愈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