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城四月,海风送智。
4月23日上午,2025年海南橡胶供应链及风控大会在海口拉开帷幕。这是海南橡胶一跃成为全球最大天然橡胶产业集团后,第一次召开此类会议。

会议现场。蒙美顺 摄
定基调、聚共识、谋大计。从全球经贸形势研判到企业风险全景扫描,从高龄库存预警、合同履约风险到应收账款管理等难题,从关税政策变化到客户服务标准探讨……两天时间,海南橡胶高管、总部相关部门负责人及40余家分子公司的供应链及风控负责人等近百人既直面经营痛点,又共谋破局之策,智慧在碰撞中迸发,共识在交流中凝聚。
应对变局: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聚首,这是一次危中育机的大会。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作为国家天然橡胶战略资源安全的承载者,海南橡胶如何应对变局?
举行此次会议,既是海南橡胶加速国际化全产业链布局的现实需求,也是凝聚思想共识、筑牢风险防线、保障企业稳健经营的关键举措,旨在研判形势、共享经验、完善机制,为海南橡胶在全球浪潮中行稳致远注入强心剂。

王宏向致辞。蒙美顺 摄
“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海南橡胶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宏向在会议致辞上掷地有声。他要求海南橡胶上下要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构建“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复盘”的全流程风控体系,尤其要聚焦投资决策、跨境资金、合规经营三大核心领域,确保风险可见、可控、可承受。

杨宇致辞。蒙美顺 摄
海南橡胶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杨宇进一步明确路径:“作为全球布局的跨国集团,应着力构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存货管理风险及操作风险的联防联控体系,通过建立标准化风控框架与统一管理语言,推动全链条风险管理升级,为全球化战略下的企业高质量发展筑牢防线。”
会上,海南橡胶运营风控部介绍了海胶大宗商品贸易风控发展历程、风险管理框架,并提出风险管控要求;上海龙橡、云南海胶、金橡公司等13家国内外公司轮番上台介绍供应链及风控管理要点及典型案例分享。
海南橡胶下属境外企业坦言,国际形势及汇率波动对经营产生影响;云南海胶、上海龙橡等境内公司则聚焦客户信用管理与市场波动应对。
“风险清单越细,免疫系统越强。”一名与会人员的话语引发共鸣。
凝聚共识:越是全球化,越要下好风控先手棋
善弈者谋势,善谋者致远。
会议提出四大破局之策:建立“业务前台——风控财务中台——审计监督后台”三级风控责任机制;推行“风险首问责任制”,让全员成为“防控哨兵”;运用大数据与AI技术,搭建全球风险预警平台;培育“人人重风险”的企业基因。

4月24日下午,与会人员进行分组讨论后分享讨论成果。蒙美顺 摄
24日的分组讨论掀起了头脑风暴。
六个讨论组围绕关税对市场和客户的影响及应对措施,跨国集团风险管理面临的难点及应对措施,供应链管理的关键点及应对措施等主题进行深入探讨。
第三组针对信用风险提出:“需建立大数据信息平台,运用AI舆情分析,建立客商信息动态数据库,严把准入关。”
第二组聚焦跨国经营建议:“对同一集团内所有关联主体的交易进行合并评估,设定统一的风险敞口上限,同时设定高风险客户交易条款;建立合同动态监控机制、信用保险联动管理机制……”
针对关税波动,有小组建议:“动态关注市场价格波动,密切跟进合同执行,灵活处理订单变更,采取多样化定价机制,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形成区域差异化策略。”
……
两天的智慧碰撞,凝聚起“风控即竞争力”的共识。
当会议落下帷幕,海南橡胶的全球供应链及风控蓝图已然清晰——以机制创新筑牢防线,用科技手段穿透风险,靠企业文化建设培育内生动力。正如王宏向所言:“越是全球化,越要下好风控先手棋。”
海风拂过椰林,南海之滨的这场思想共振,正为海南橡胶这家跨国巨轮的破浪前行校准航向。
海南橡胶高管领导、总部相关部门负责人,境内外子公司、各分公司供应链及风控部门负责人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