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2—25日,全国橡胶工业信息中心、中国化工学会橡胶专业委员会、国家橡胶轮胎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主办,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轮胎工业》《橡胶工业》《橡胶科技》编辑部、北京橡院橡胶轮胎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承办,江苏江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江昕轮胎杯”第23届中国轮胎技术研讨会在南京成功举办,来自轮胎及相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的230余位代表出席会议。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原副厅长朱宇,江苏省化工行业协会会长赵伟建,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袁冲,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兼轮胎分会秘书长史一锋,江苏江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明江,南京福斯特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云川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朱宇在致辞中表示,轮胎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对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百年变局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轮胎行业作为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推动产业升级、实现科技创新的重要使命。

赵伟建在致辞中表示,江苏是橡胶大省,也是橡胶助剂及橡胶配套产业的大省,江苏的化工企业需要向高端和国际发展,向周边城市和国家扩展,就必须实现科技创新,突破瓶颈,期待找到新的启示、新的答案和新的目标,实现行业协同发展,共同助推产业发展。

袁冲在致辞中代表主办方对参会代表表示欢迎,并向协办单位和支持单位表示感谢。他表示,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贸易战、科技战交织叠加,面对全球轮胎行业的深度调整与激烈竞争,我国轮胎行业更应该坚持科技创新,加强技术研发,提升产品质量,以满足市场日益严苛的需求,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王明江代表协办单位在致辞中表示,继协办第22届中国轮胎技术研讨会后,江昕轮胎继续协办本届中国轮胎技术研讨会,是江苏江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关心和支持公司发展业界同仁的重要回报,也是公司推动我国轮胎技术不断进步与发展的社会责任。免充气空心轮胎是公司在1980年立下的攻关课题并研发成功的专利产品,他提议一起发扬轮胎行业科研工作者和企业家们的开拓精神和坚韧品质,为实现中国橡胶工业强国梦做出贡献。

李云川代表支持单位在致辞中表示,南京福斯特科技有限公司一直关注和支持橡胶行业活动,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欢迎与会嘉宾到其公司实地参观考察。

本届大会围绕“向绿·向智·向未来”的主题展开论文征集工作,共征集论文141篇,选定116篇原创论文汇编成论文集,涵盖了“概论·低碳·发展” “生物基·再生资源·绿色材料” “结构·设计·仿真” “工艺·装备”“智能化推广应用”和“标准·测试·分析”六大专题,论文全部为原创首发,整体质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会议安排了34个报告。
两天的技术报告分别由沈阳化工大学教授方庆红、华南理工大学副教授丁剑平、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工程学院院长柳峰、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副院长吴健、江苏江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工马庆丽、北京化工大学副教授李凡珠、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李红伟、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学院副院长孙举涛8位专家学者主持。


轮胎行业的发展现状与展望是每届轮胎会的关注热点之一。本届大会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兼轮胎分会秘书长史一锋的《2024年我国轮胎行业发展与2025年展望及“十五五”规划进展》、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可持续发展办公室主任高晓松的《基于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标准下的轮胎行业低碳可持续发展初步实践》、山东华盛橡胶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副主任陈建军的《未来轮胎可持续发展技术及探讨》等报告对轮胎行业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和路径进行了全面深入分析,对行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尤其是《基于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标准下的轮胎行业低碳可持续发展初步实践》报告介绍了轮胎企业减碳路径规划并进行了工业化实践,备受关注。

史一锋

高晓松

陈建军
“向绿”是本届大会重要的主题之一。橡胶原材料的开发及其在轮胎中的应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了轮胎行业对环保、可持续、高性能原材料产品的迫切需求。本届大会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配方设计部部长李彦果的《生物基材料在轮胎中的应用研究》、沈阳化工大学教授方庆红的《航空轮胎使用工况对材料要求与杜仲胶应用实践》、圣奥化学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应用经理高杨的《生物基防老剂在轮胎胎侧中的应用研究》、三角轮胎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李超的《超聚态天然橡胶在全钢轮胎胎面配方中的应用研究》、山东联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部长李祥凯的《稻壳法二氧化硅的生产及在轮胎中应用》等报告,展现了轮胎在生物基材料方面的创新与应用情况,表明轮胎行业沿着可持续、绿色发展之路不断前行。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发展规划处处长徐云慧(臧亚南代)的《高抗撕裂MOMN-RGTR/SMR/SBR胎冠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学院副院长孙举涛的《基于废旧橡胶的反应性增塑剂制备及应用》等报告展现了再生资源在轮胎中的应用,有利于促进行业绿色循环发展。江苏江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工马庆丽的《橡胶隐形骨架材料的研究及在免充气空心轮胎中的应用》、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中心主任周志峰的《不同结构液体橡胶对填充白炭黑胎面性能的影响》、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橡胶有限公司配方工程师王暖的《仿生橡胶在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面胶中的应用研究》、江苏锐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服务经理范广坤的《新型白炭黑分散剂在高填充胎面配方中的应用》、南京福斯特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郑小明的《浅谈橡胶预分散母粒的扩散速度和分散性》等报告展现出绿色环保、高性能材料我国轮胎行业中的应用与推广。中策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胎研究所工程师陆晓祺的《螺杆挤出机混炼技术对白炭黑填充橡胶性能的影响》报告研究了螺杆挤出机在白炭黑填充橡胶混炼中的应用效果,为轮胎胶料混炼新工艺提供了技术思路。这些绿色材料在轮胎中日益广泛的应用将助力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并为提高轮胎性能提供支撑。

李彦果

方庆红

高杨

李超

李祥凯

臧亚南

孙举涛

马庆丽

周志峰

王暖

范广坤

郑小明

陆晓祺
产品设计与理论创新是行业发展的引擎。曙光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秦齐富(应泽烨代)的《基于应力与应变能密度的航空轮胎耐疲劳性能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副院长吴健的《高频大变形下航空轮胎帘线/橡胶复合材料界面失效机理研究》、北京化工大学副教授李凡珠的《航空轮胎及非充气轮胎的动态温升和疲劳寿命仿真优化设计》等报告显示了我国在航空轮胎技术上取得的突破。江苏大学教授周海超的《蜂窝轮辐厚度变化对非充气轮胎多刚度性能影响的研究》、泰凯英(青岛)专用轮胎技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力学仿真部经理刘建月的《矿用轮胎力学性能充气压强影响的仿真研究》、山东华勤橡胶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工程师马鹏之的《轮胎带束层角度、密度对仿真接地印痕精度影响研究》等报告显示了有限元技术在轮胎设计中的应用日益成熟,为产品设计提供了多维度优化手段。合肥万力轮胎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李振刚的《全钢子午线轮胎充气性能的研究》、雄鹰轮胎研究院性能研究部部长姜洪旭的《全钢子午线轮胎低滚动阻力轮廓研究》、浦林成山(山东)轮胎有限公司乘用轮胎研发部副主任王方程的《中欧地区冬季专用高性能乘用车子午线轮胎的设计》等报告展示了我国轮胎结构设计技术的进步,国内轮胎产品技术含量和水平逐渐提高。

应泽烨

吴健

李凡珠

周海超

刘建月

马鹏之

李振刚

姜洪旭

王方程
聚力新引擎,智创新未来。“向智”是本届大会又一重要主题。2025年伊始,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备受关注,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拥抱智能化。智能化如何与实体轮胎产品及传统轮胎制造业相结合,是全行业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本届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智能化推广应用”专题板块介绍了智能网联汽车时代下智能轮胎研究以及轮胎智能化设计与生产的成果,深度融合智能化技术后,传统轮胎将转变为智能感知轮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全面提升后,传统工厂将升级为智能工厂,制造和管理效率也将大幅提升。万力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前瞻技术部部长彭锦玉的《智能感知轮胎关键技术研究探讨》、安徽路必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邬明宇的《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轮胎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报告介绍了智能轮胎的特征、发展、系统架构、主流技术路径、核心算法原理等,智能轮胎与整车控制结合和应用场景,以及微型发电技术方面取得的突破。山东丰源轮胎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宁卫明(潘恩华代)的《创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轮胎花纹设计中的应用》、杭州海潮橡胶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黄笑祥的《数智制造在轮胎挤出工艺中的研究与应用》、深圳市质视科技有限公司信息化资深业务专家刘成的《智能排程系统(APS)为轮胎企业创造价值》等报告展现了智能技术在轮胎行业中的深度应用,尤其是《数智制造在轮胎挤出工艺中的研究与应用》报告通过引入大数据分析、5G技术、物联网技术对轮胎挤出工艺生产模式进行变革,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稳定性。

彭锦玉

邬明宇

潘恩华

黄笑祥

刘成
高性能产品的开发也不可缺少标准的指引以及先进检测仪器和技术的支持。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科技服务事业部总经理 、全国轮胎轮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牟守勇的《新版轮胎强制性国家标准及修改单最新进展与解读》介绍了GB 9743—2024《轿车轮胎》和GB 9744—2024《载重汽车轮胎》强制性标准的修订增加了轮胎滚动阻力限值和湿路面抓着指数限值的相关要求,并解读了轮胎行业非常关注的最新修改单内容。北京橡院橡胶轮胎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岳敏的《多品牌冬季轮胎技术对比》、青岛富森自动化有限公司总经理韩方敏的《OE配套轮胎均匀性动平衡检测结果标识解决方案》、北京彤程创展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高剑琴的《橡胶用间苯二酚-甲醛粘合树脂指标测试的研究》等报告从检测分析的角度对轮胎和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提供了非常好的参考。

牟守勇

岳敏

韩方敏

高剑琴
此外,还有许多由于时间关系没来得及在会上宣读的优秀论文,比如《59/80R63全钢巨型工程机械子午线轮胎的设计》《通过虚拟开发和仿真提高轮胎原型设计和优化效率》《高性能低扁平比轿车轮胎冠包侧化工业生产方案》和 《基于智能轮胎技术的胎路接触状态估计研究进展》等,这些研究内容都在不同层面上代表了我国轮胎和相关行业的技术水平。
本届大会技术交流气氛非常活跃,碰撞出许多智慧的火花。


经与会代表投票和专家评审委员会审议,大会评选出10篇优秀论文。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高晓松的《基于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标准下的轮胎行业低碳可持续发展初步实践》荣获优秀论文一等奖并获“江昕轮胎杯”,江苏江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王明江等的《基于纤维取向调控的橡胶隐形骨架材料设计与免充气空心轮胎仿生结构研究》等3篇论文荣获优秀论文二等奖,山东华盛橡胶有限公司陈建军等的《未来轮胎可持续发展技术及探讨》等6篇论文荣获优秀论文三等奖。



优秀论文获奖名单
三等奖:
1.陈建军 山东华盛橡胶有限公司 《未来轮胎可持续发展技术及探讨》
2.王浩等 圣奥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生物基防老剂在轮胎胎侧胶中的应用研究》
3.李祥凯 山东联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稻壳法二氧化硅的生产及在轮胎中应用》
4.吴园园等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高频大变形航空轮胎帘线/橡胶复合材料界面失效机理研究》
5.彭锦玉等 万力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感知轮胎关键技术的研究》
6.岳敏等 北京橡院橡胶轮胎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多品牌冬季轮胎技术对比》
二等奖:
1.王明江等 江苏江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基于纤维取向调控的橡胶隐形骨架材料设计与免充气空心轮胎仿生结构研究》
2.顾博超等 北京化工大学《减材制造新型非充气轮胎的热力耦合滚动仿真及其试验研究》
3.黄笑祥等 杭州海潮橡胶有限公司《数智制造在轮胎挤出工艺中的研究与应用》
一等奖:
高晓松 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基于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标准下的轮胎行业低碳可持续发展初步实践》
两天的大会报告交流结束后,4月25日上午,与会代表考察了南京福斯特科技有限公司,近距离观摩了橡胶助剂母粒的先进生产工艺。

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收官之年和“十五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正如大会的主题“向绿·向智·向未来”所强调的,轮胎行业应注重开拓和创新,继续加大生物基、再生资源、绿色材料的开发力度,提高智能化生产水平,在提高传统轮胎性能的基础上推进智能轮胎的研发,以适应智能网联汽车的需求,为下游行业提供高质量产品和定制化解决方案,推动轮胎产业链的创新融合,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本届大会推广了我国轮胎行业上下游企业围绕生物基新材料、结构设计、仿真、工艺装备、智能化推广应用以及标准和测试等方面自主研发和技术升级的工作经验和成果,对于促进轮胎行业的技术升级,推动上下游融合发展,促进产学研用深度结合,都具有积极意义。
45年来,创办于1981年的“中国轮胎技术研讨会”已成为轮胎行业与相关行业互动交流的最佳纽带,研讨会的召开有利于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深度融合,加强创新驱动,促进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新成果转化,对轮胎工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在“八五”“九五”我国引进国外轮胎工业设备和技术并消化吸收国产化、“十五”大力发展载重子午线轮胎以繁荣交通运输事业、“十一五”加快发展乘用子午线轮胎并提升中国轮胎工业整体实力、“十二五”进一步提高轮胎子午化率、“十三五”大力调整轮胎产业结构以及“十四五”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等各个关键时期,中国轮胎技术研讨会不辱使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为相关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建立更加有效的技术交流和信息沟通平台,开辟更多的合作渠道,为我国由轮胎大国迈向轮胎强国贡献力量。
本届会议由江苏江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并得到江苏江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福斯特科技有限公司、石家庄志亿锌业有限公司、山东联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富森自动化有限公司、东营万和化工有限公司、汕头市浩大轮胎测试装备有限公司、深圳市质视科技有限公司、山东东润新材料有限公司、阜阳市宏远橡胶科技有限公司、泰安龙泽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安徽路必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DEP software Co.,Ltd、辽宁碳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富杰科技有限公司和江苏绿源橡胶资源循环利用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会议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