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产业网】8 月 29 日消息,8 月 26 日,青岛科技大学迎来重要时刻,橡胶行业创新研发技术中心于此正式揭牌。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徐文英与青岛科技大学校长陈克正携手完成揭牌仪式,共同见证这一关乎橡胶行业发展的关键节点。
陈克正校长在仪式上回顾了学校的发展历程,他表示,青岛科技大学建校 75 年来,始终坚守 “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发展、引领行业进步” 的战略定位,为我国橡胶行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如今,橡胶行业创新研发技术中心的成立,为学校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学校将以此为起点,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充分整合自身的技术力量与学科优势,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工作,与各方协同努力,攻克橡胶行业面临的 “卡脖子” 技术难题,为我国橡胶强国建设贡献更多 “青科大智慧” 和 “青科大力量”。
据炭黑产业网了解,近年来,我国橡胶工业发展势头迅猛,企业对橡胶原材料及试样的表征测试需求与日俱增。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些需求却难以得到充分满足,部分企业因缺乏先进的技术手段,部分企业因自身分析能力有限,导致需求无法达成;还有一些企业仅停留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层面,缺乏能够串联起各个环节的关键节点,使得表征测试结果无法得到深度拓展,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对橡胶产业的支撑作用也未能充分发挥。
为有效解决行业发展中的这一痛点,青岛科技大学凭借其在检测平台、学科特色、高端人才、校友资源等方面的突出优势,于 2024 年 2 月启动了橡胶行业创新研发技术中心的试运行工作。青岛科技大学与橡胶行业有着深厚的渊源,因橡胶产业而诞生,也依托橡胶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在行业内被誉为 “中国橡胶工业的黄埔”。学校打造的 “橡胶品格育英才” 人才培养特色品牌影响力广泛,培养的毕业生遍布国内橡胶制品及其上下游产业领域。在科研平台方面,学校实力雄厚,拥有国家橡胶与轮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轮胎先进装备与关键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橡塑材料与工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橡塑材料与工程重点实验室等,这些科研平台涵盖了我国橡胶轮胎领域最高层级和最全层次,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研基础。
此次橡胶行业创新研发技术中心的正式揭牌,让青岛科技大学再添一个全国性的橡胶行业研发平台,“中国橡胶工业的黄埔” 实现了新的升级。这一平台的建成,将为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提供有力支撑,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在服务橡胶工业强国建设、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引领橡胶行业技术进步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提供坚实的平台保障。
徐文英会长对中心的成立给予高度评价,她指出,当前中国橡胶工业正处于从 “规模领先” 向 “质量领先、技术领先” 转型的关键阶段,橡胶行业创新研发技术中心的正式成立意义重大。它不仅是连接高校创新资源与企业发展需求的 “桥梁纽带”,更是推动橡胶行业加速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将全力支持中心的建设与发展,积极推动更多企业与中心开展合作,努力构建 “高校研发、企业转化、协会推动” 的良性生态,助力橡胶行业高质量发展。
据悉,该中心是青岛科技大学在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的指导下,在山东省工信厅化专办、山东省橡胶行业协会的大力支持下,精心打造的综合性创新研发平台。该平台整合了青岛科技大学在检测平台、学科特色、人才队伍、校友资源等方面的优势,面向整个橡胶行业提供服务。中心依托青岛科技大学轮胎先进装备与关键材料国家工程研发中心、橡塑材料与工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分析测试中心以及高分子学院、材料学院、化学院等单位进行建设,拥有 100 余名国家级、省部级人才,人才实力雄厚。
从功能定位来看,该中心以橡胶材料的检验检测为基础,以测试分析结果为重要依据,聚焦材料开发领域,开展源头创新工作,同时联合制品企业,以带动行业整体发展为特色。其目标是打造成为国际知名的橡胶材料创新研究机构、产学研用对接转化的核心阵地、高端橡胶人才引育的开放平台、学校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以及橡胶行业高级技术人才的培养基地。
青岛科技大学科技处处长于立岩详细介绍了中心的研发方向,他表示,中心将重点围绕新型特种高性能橡胶材料合成、生物基橡胶及助剂开发、废橡胶制品高值化循环应用、人工智能及虚拟仿真技术开发四大研发方向开展工作。中心将充分依托学校的学科优势,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整体解决方案,积极开展行业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同时,利用学校分析测试中心的优势,推动行业测试技术和仪器设备的创新,为提升橡胶行业测试水平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