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产业网】8 月 16 日消息,山东省作为国内知名的 “轮胎之都”,近期在产业发展上动作频频。短短三天内,两个投资额庞大、瞄准高端市场的千万级轮胎产能项目先后完成备案,分别落户临沂沂南与潍坊滨海,为当地轮胎产业注入强劲活力,也清晰展现出这一传统制造业大省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轨迹。
在临沂沂南县,山东长路虹轮胎有限公司的 “年产 1200 万套高性能半钢子午线轮胎改扩建项目” 于 8 月 6 日完成备案,这意味着这家历经波折的企业正式进入重组后的高质量发展阶段。长路虹轮胎的前身是 2013 年成立的长虹橡胶,该企业曾计划投资 52 亿元建设年产 2640 万套轮胎的项目。不过,受市场变化影响,2018 年企业进行了破产重组。但困难并未阻止其前进的步伐,2019 年企业重整后恢复生产,目前已具备年产 600 多万条各类轮胎的稳定产能。此次的改扩建项目并非简单的产能增加,而是企业 “二次创业” 的重要举措。项目专注于 “高性能” 产品,计划通过技术升级和设备更新,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这不仅是长路虹轮胎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节点,也是全国传统轮胎企业通过自我革新实现转型升级的典型案例,证明老牌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要找准方向、提升自身实力,依然能焕发新的生机。
据炭黑产业网了解,与此同时,潍坊滨海区迎来了一股轮胎产业的新生力量。8 月 4 日,骑达橡胶轮胎(潍坊)有限公司的 “年产 1000 万套高端子午线轮胎项目” 完成备案,其强大的发展势头和高端的定位受到行业的广泛关注。骑达橡胶是今年 2 月 12 日成立的新企业,至今成立还不到半年,注册资本 4000 万元,由潍坊宏海塑胶与山东宏建高分子材料两家科技公司共同投资组建。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该企业规划的 “千万级产能” 和 “高端市场定位”,显示出其背后有强大的技术支持和明确的市场发展目标。在当前轮胎行业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一家新企业敢于直接进入高端市场,体现了其自信。这背后离不开山东完善的产业链配套、充足的人才储备以及良好的营商环境提供的支持。骑达橡胶的加入,为山东轮胎产业带来了新的竞争活力,其发展将为行业注入新的创新思路,推动行业向更高的技术水平和产品品质迈进。
长路虹轮胎作为历经考验、寻求突破的老牌企业,与骑达橡胶这一充满活力、志向远大的新兴企业同期发力,构成了山东轮胎产业发展的独特画面,也反映出当前山东轮胎产业的发展态势。业内人士认为,这两个项目的落地,其意义不仅是增加了 2300 万套的轮胎产能,更重要的是它们共同体现了一个明显的趋势:山东轮胎产业正从过去单纯追求规模扩张的粗放式增长,转变为以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品牌价值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模式。
从 “量” 到 “质” 的转变方面,两个项目都强调 “高性能” 或 “高端”,说明企业正主动调整产品结构,向价值链上游发展,以应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提升的消费需求。在新旧动能协同方面,老企业的改造升级与新企业的战略布局同时进行,形成了 “存量优化” 与 “增量引领” 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共同推动产业结构的整体优化。而在集群优势巩固方面,新项目的不断落地将进一步增强山东轮胎产业的集群效应,吸引更多上下游配套企业聚集,形成更稳定、更具竞争力的产业生态链。
这 2300 万套产能项目的落地,是山东轮胎产业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关键一步,不仅巩固了山东作为全国轮胎产业领先地区的地位,也向外界表明,作为中国轮胎产业第一大省,山东正以坚定的决心和实际行动,加快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迈进。未来,随着这些项目的建成投产,技术更先进、产品更高端、品牌更具影响力的 “山东轮胎” 产业集群,将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更强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