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产业网】8 月 11 日消息,湿法混炼技术作为橡胶加工领域的一项重要工艺,其核心原理是将预先处理的炭黑、白炭黑等填料制成水分散体,在液态环境下与橡胶胶乳充分融合,随后通过凝聚、脱水、干燥等环节,最终生产出橡胶混炼胶。该技术的关键突破在于让白炭黑等助剂的混炼过程在液相中完成,从而大幅提升了填料的分散性与均匀性。
随着行业对橡胶性能的要求持续攀升,橡胶配方工程师们始终在探索解决混炼过程中的分散难题以及高能耗问题。为应对这一挑战,卡博特公司在本世纪初创新推出湿法混炼技术 CEC。该技术借助液体橡胶与炭黑的液相悬浮液在高速流动中的相互作用,利用产生的涡流实现瞬间均匀混合,再经脱水得到高质量混炼胶。其突出优势在于补强填料与橡胶在微观层面的出色分散性,能有效降低胶料生热并提升疲劳性能,但同时也存在成本较高的短板。值得关注的是,米其林公司曾拥有该技术长达 10 年的全球独家使用权,直至 2018 年卡博特才收回推广权,并将其更名为 E2C。
据炭黑产业网了解,湿法混炼技术在我国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全球知名橡胶科学家王梦蛟博士从卡博特回到中国后,创立了怡维怡橡胶研究院,成功研发出针对白炭黑和合成橡胶体系的湿法混炼技术,命名为 EVEC,后经商业化命名为 “液体黄金”。这项技术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补强填料与合成橡胶的微观分散性上,通过与溶聚丁苯胶等橡胶特性结合,能显著降低胶料滞后生热,同时提高耐磨性。
轮胎性能主要由橡胶材料性能、轮胎结构及花纹设计共同决定。怡维怡橡胶研究院自 2013 年起便投身合成橡胶湿法混炼工艺技术的研发,最终成果即为 EVEC。这是一种以连续液相法制备的合成胶 / 白炭黑母胶,相比传统胶料,具有制造工艺简化、分散性更优、加工性能更佳等特点,且混炼能耗可降低 20%以上。由于橡胶与填料相互作用强,而填料间相互作用弱,使得表征轮胎滚动阻力的动态滞后损失降低,表征抗湿滑性能的动态滞后损失提高,表征耐磨性能的补强因子上升,材料最终性能较传统干法混炼橡胶有明显提升。
2017 年,怡维怡橡胶研究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首创合成橡胶湿法混炼技术,荣获《国际轮胎技术》杂志年度国际轮胎技术大奖提名,采用该技术生产的 EVEC 胶也被业界誉为 “液体黄金”。目前,相关核心技术已申请发明专利 35 项、PCT9 项。即便仅作为胎面胶使用,且不改变原有轮胎结构和花纹,轮胎综合性能指标仍能达到当前世界最高质量等级,充分彰显了该材料的卓越性能。EVEC 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同时改善滚动阻力、抗湿滑性能、耐磨性能,并使各项指标均达最佳水平的轮胎胎面胶料,成功打破了 “魔鬼三角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