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产业网】12月25日消息,青岛市的轮胎制造业正加速其海外扩张步伐。近期,赛轮轮胎宣布其子公司赛轮新加坡与墨西哥TD公司签署合资企业协议,计划在墨西哥投资2.4亿美元建设年产600万条半钢子午线轮胎工厂,并考虑进一步扩展至年产165万条全钢子午线轮胎项目。这标志着中国轮胎企业在北美的首次布局。
赛轮轮胎不是唯一一个向海外发展的青岛企业。双星轮胎和森麒麟等本地轮胎制造商也在积极推进其国际项目。今年5月,双星轮胎在柬埔寨桔井省启动了其首个海外工厂项目,计划投资2亿美元。而森麒麟已于今年10月在摩洛哥开工建设一家年产600万条高性能轿车和轻卡子午线轮胎的智能制造工厂,这也是中国在非洲的首座轮胎智能制造工厂。
据了解,赛轮轮胎此前已在柬埔寨和越南建立了大型生产基地,包括一个年产900万条半钢子午线轮胎项目和一个年产165万条全钢子午线轮胎项目。此外,赛轮越南工厂自2013年起已投产,其三期扩建项目仍在进行中,预计投资30.1亿元。
在轮胎行业景气度持续向好的背景下,国内企业正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海外扩产已成为行业内部企业的关键策略。为了提升竞争力,这些企业不仅在扩大产能,还在加大研发投入和产业升级。例如,赛轮轮胎与青岛科技大学和软控股份共同建立了国家橡胶与轮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出了创新的化学炼胶技术。森麒麟则在其“833plus”战略规划中明确了在未来10年内在全球布局3家研发中心的目标。
青岛作为中国橡胶工业的重要基地,正通过产学研结合的路径,将传统的橡胶轮胎产业升级为以橡胶化工为主的新材料产业。山东省致力于打造世界级高端化工产业基地,为优化和完善青岛橡胶产业链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去年10月,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了一份文件,强调将新型绿色橡胶产业作为重点发展对象,力争打造成千亿级橡胶产业链,展现了青岛市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的坚定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