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产业网据轮胎商业消息:
TOP1、俄乌战争下的轮胎企业
2022年轮胎行业的头条新闻当属俄乌战争下影响的轮胎行业,不难看出2022年轮胎制造商发布的财务数据都很少提及一个国家,那就是乌克兰。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持续战争导致了轮胎行业的动荡,不仅影响到俄罗斯本土的轮胎企业,对欧洲的一些轮胎企业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俄乌战争始于2022年2月20日,至今仍然看不到尽头,俄乌战争的新闻当属轮胎行业新闻榜首,因为很难有一个事件能够影响到全球的轮胎制造商,俄乌战争以后,多家在俄罗斯境内的轮胎企业先后表示暂停生产,这其中包括米其林、普利司通、优科豪马、诺记、倍耐力、德国马牌等轮胎企业。在看不到战争结束的希望后,多家轮胎企业宣布永久离开俄罗斯,诺记和普利司通先后宣布离开俄罗斯之后,米其林也宣布将工厂转卖!
德国马牌、倍耐力、泰坦和优科豪马将继续在俄罗斯运营,随着俄乌战争的继续,一切仍然充满了未知数。
TOP2、轮胎价格多次大幅上涨
过去从来没有像2022年一样轮胎价格波动较大。2022年上半年,基于石油原材料成本飙升,加上全年全球通货膨胀加剧,轮胎企业不得不做出反应,在过去的一年频繁大幅度的价格上涨。
据有关信息表示,仅从2022年12月1日起,米其林、普利司通和倍耐力在某些地区的价格就上涨了10%。许多轮胎企业在最初希望通过价格上涨度过原材料价格飞涨和通货膨胀的风暴,但很快发现原来的价格调涨根本站不住脚,接着就是轮胎价格一次又一次的调涨。
但随着年底通货膨胀的放缓,轮胎价格仍然以创纪录的速度上涨,给轮胎经销商和终端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负担。
TOP3、普利司通遭到网络袭击
对于普利司通来讲,2022年的开局并不顺利。2022年2月27日,美国普利司通公司(Bridgestone Corp.)多家公司的关键内部系统遭到破坏。
这次网络攻击关闭了北美和拉丁美洲某些制造和翻新设施的计算机。2月27日至28日,包括爱荷华州得梅因市和田纳西州拉弗涅市在内的几个生产班次的工人提前被送回家。
其他受影响的工厂包括田纳西州沃伦县的卡车/客车轮胎厂,以及南卡罗来纳州艾肯县和魁北克省乔利特的客运/轻型卡车轮胎厂。普利司通美洲公司在加拿大、中美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拥有50多家生产设施,员工约55000人。
袭击发生四个月后,普利司通表示“很幸运”,报告称有限的数据被泄露。到目前为止,肇事者尚未公开身份。这一漏洞迫使普利司通公司比计划的更快地升级其网络系统。
2022
TOP4、优科豪马收购特瑞堡
今年最大的收购之一是优科豪马收购特瑞堡,在多年的传言和否认之后,优科豪马橡胶有限公司(YRC)达成协议,从瑞典的Trelleborg A.B.收购Trelleberg Wheel Systems业务部门。
这项价值23亿美元的无现金和无债务协议于3月宣布,特瑞堡公司去年通过销售农用轮胎和车轮实现了11.7亿美元的销售额。优科豪马表示,此次收购将有助于扩大其非公路轮胎业务,该业务在2020年的销售额为9.77亿美元,YRC将其视为“未来的增长动力”
TOP5、中策橡胶收购
2022年3月中旬,就传出了中策橡胶收购天津国际联合轮胎橡胶股份有限公司的消息,此消息一出引发了国内外媒体的关注。
天津国际联合轮胎橡胶股份有限公司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够全系列专业生产工程机械轮胎和特种轮胎的厂家之一,在国际工程轮胎及特种轮胎制造领域享有良好声誉。在特种轮胎设计生产制造领域积累了近30年的经验。产品50%以上出口欧、美、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其特种轮胎向欧美等发达国家出口额在全国排在第一位。
TOP6、中国多地轮胎厂停产
2022年上半年,中国多地疫情严峻,多家轮胎厂相继宣布停产,2022年3月16日,米其林发布“仓库临时封闭及物流时效影响”通知,表示疫情已经对仓库的正常运送造成了影响。上海的轮胎经销商在今年4月直接停摆。进入12月,随着疫情的放开,情况并没有出现好转,甚至轮胎店和轮胎厂因为员工患上奥密克戎而不得不关停,或者是降低轮胎厂开工率。
TOP7、韩国罢工影响轮胎行业
进入2022年以来,韩国轮胎厂深受长期化罢工的危害,导致发货中断,在确保轮胎生产原材料方面面临困难,锦湖轮胎决定将轮胎产量减少70%。
2022年11月12日,据锦湖轮胎透露,由于罢工的重大影响,未能出货的轮胎堆积在工厂内,锦湖轮胎决定追加减少光州工厂和谷城工厂生产的轮胎。
锦湖轮胎决定从上月30日开始将轮胎产量减少30%,并从当天开始将产量减少70%。锦湖轮胎表示,光州工厂和谷城工厂1日分别生产了3.3万个和3.2万个轮胎,分别只生产了8000个和1万个。
游击性罢工持续了5个月以上,因此韩泰轮胎还考虑关闭大田和忠南金山工厂的工作场所。由于罢工导致生产问题,一些生产部分已经转移到中国。有人指出,强盛工会的无名罢工助长了国内制造业向海外转移。
2022年11月29日,据业界透露,韩泰轮胎最近向公司第二工会——韩国劳总所属的“韩国轮胎与技术工会”说明了上述情况,并分享了明年的事业计划。该公司在会上表示:“由于罢工,工厂无法正常运转,所以考虑停业和关闭工厂”,“由于生产中断,金山工厂的部分生产部分转移到了中国工厂。”韩泰轮胎暂时放弃了“关闭职场的牌”,但如果民主劳总所属1工会的罢工长期化,公司方面随时可以决定关闭职场。
TOP8、阿根廷轮胎市场停摆
据外媒消息显示,受劳资冲突影响,阿根廷今年三家工厂关闭。虽然有报道称三家工厂关停只是暂时之举。罢工是由主要轮胎制造商的5,600名员工进行的,包括市场领导者普利司通,跨国生产商倍耐力和当地公司FATE,工会冲突已经蔓延到“丰田和福特工厂,因为他们缺乏所需的库存,”De Mendiguren说。瘫痪了五个月之久的冲突已经克服,但零售消费的影响不会消失,那里仍然没有足够的库存来恢复全面竞争,更糟糕的是,价格不仅没有下跌,而且他们已经预料到它们不会下跌。
TOP9、邓禄普TBR轮胎退出中国
邓禄普退出中国卡车胎市场:2022年8月17日,邓禄普轮胎发布了关于整合邓禄普轮胎中国业务的通知,在通知中邓禄普表示自2023年1月1日停止卡客车轮胎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和生产,公司其他业务维持不变。
TOP10、轮胎企业领导人更换
众所周知,中国作为轮胎生产大国也是轮胎消费大国,外资轮胎品牌早早地进入中国市场就是看中了中国轮胎市场的巨大潜力。但是近些年来市场环境极度内卷,再加上经济下行、疫情反复等不利因素,使得外资轮胎企业的日子也不是很舒服。就比如普利司通在三季度财报中提到,亚太地区市场的没有像其他地区一样强劲增长,反而营业利润有所下降。

(原标题:左右全球轮胎走向的10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