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产业网据安徽新闻联播消息,今年以来,安徽围绕十大新兴产业,持续开展“双招双引”工作,一大批外商在皖投资发展的活力和信心不断增强,为安徽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注入了强劲动力。

前不久,在合肥深耕了十多年的大陆马牌轮胎(中国)有限公司传来好消息,虽然受疫情冲击,但是今年上半年,企业依然实现产值约30亿元人民币,超过了去年同期水平。企业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多亏了合肥高新区以及商务、海关等多部门给予的大力支持,坚定了企业的发展信心。为了更好地布局新产能和新技术,他们今年准备陆续投资40亿元人民币,提升产线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
大陆马牌轮胎(中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财务总监 周渊
政府想企业所想,办许多紧事和实事,比如说疫情期间,合肥港“海铁联运”的综合物流体系,很大程度上保障了企业重要物资的进出口,没有造成生产中断和客户短缺。我们预计今年全年可实现两位数地增长。
合肥高新区投资促进局新兴产业处 处长 何志强
合肥高新区围绕强链、补链、延链,突出对重点产业和高精尖项目的谈判和推进,在政策、资金、土地等要素资源上给予适当倾斜,以有限的要素资源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
包括合肥高新区在内,去年以来,安徽围绕促进十大新兴产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优化营商环境。各地也通过举办“云洽谈”“云签约”活动、对外资项目“一对一”跟踪服务、开辟重大制造业外资项目“绿色通道”等方式,推动外资利用高质高效。今年,世界500强AVK集团在马鞍山投资了5000万元人民币,用于新建厂房扩充产能;美资企业合肥丰创光罩有限公司新添置了价值近1000万美元的设备,提高工艺效率……一大批外资企业在安徽增资扩产,跑出了“加速度”。
国家发改委国家投资项目评审中心 主任研究员 杨萍
安徽省委省政府围绕新兴产业发展,加快打造供应链创新链、政策链等,有效拓展投资空间,提升对外资的强大吸引力,以更好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助力市场主体实现更好发展。
政策措施有推力,投资发展有底气。位于芜湖经开区的中车浦镇阿尔斯通运输系统有限公司是一家中法合资企业,今年上半年,企业先后签定了三个海外订单,累计订单额约13亿元人民币。中途受疫情影响,企业出口订单无法及时交付。得知情况后,芜湖市经开区管委会成立专班,帮助企业申请绿色通道,在用工、物流、奖补申请等方面为企业提供精准帮扶,最终确保企业订单按时交付。
中车浦镇阿尔斯通运输系统有限公司 董事长 徐海大
芜湖市政府积极地帮我们去寻找海外的这种船只,提供了接近八百多万(元)的技术研发的帮扶,包括咱们一些首台套保险费用的一些扶持,这也坚定了我们企业发展的信心。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贸易发展局 局长 曹登军
顶格推进外资项目的“双招双引”,坚持外资项目定期调度机制,加快推进外资项目建设,发挥国家级外贸转型基地作用,鼓励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坚持问计问需问策于企,持续深化“双招双引”,全省利用外资稳步增长。今年上半年,安徽省外商直接投资8.9亿美元,同比增长11.3%,全省新设外资企业221家,同比增加12.2%。截至目前,已累计有89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在安徽投资设立170家企业。
下一步,我们将紧盯稳外资的工作目标,强化企业服务,强化开放平台,强化外资招引,多方协同帮助外资企业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营造亲商、富商、安商的良好氛围,吸引更多跨国公司来皖投资兴业。
(原标题:年中看安徽经济:投资吸引力和外商发展信心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