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丙烯仿玉色色母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色母料由色母料A和色母粒B组成,两种组成的重量百分数为色母料A40-60%,色母粒B40%-60%。色母料A由如下重量百分数的组分组成:载体55-90%、增容剂5-15%、色粉0-5%、填料0-15%、分散剂0-5%、加工助剂0-5%;色母粒B为传统色母粒由如下重量百分数的组分组成:载体80-97%、色粉001-10%、分散剂1-5%、加工助剂1-5%。本发明提供的仿玉色色母料应用于聚丙烯制品的着色,能一次注塑成型且产生天然玉石效果的流纹,解决了塑料制品二次加工的问题。同时,本发明聚丙烯仿玉色鱼母料制备方法简单实用,经济效益可观。
背景技术
聚丙烯(PP)树脂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热塑性塑料,它的生产工艺按聚合类型可分为溶液法、淤浆法、本体法、气相法和本体法-气相法组合工艺五大类。由于其比重小,有很好的机械性能如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和硬度大,几乎不吸水,无毒,无味,因此在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现有技术对聚丙烯材料的着色方法有色粉着色、染色造粒和色母粒着色三种方法,色粉着色容易产生色点,色差不好控制,且对人体影响较大,对环境造成污染;染色造粒是将聚丙烯原料和颜料色粉添加一定量的分散剂,在双螺杆挤出机或单螺杆挤出机中熔融共混,造粒制得PP胶粒。它有着色均匀、加工容易等优点,但其着色成本较高,而且二次加工影响了聚丙烯的性能;采用色母粒着色时,很好地解决了以上两种方法不足。分散性好,色差容易控制,成本低,且环保无污染。由于其优越的性价比,目前是
最主要的着色方法。
但传统色母粒的塑料着色,着色后塑料制品只是单一的均色调,要使塑料制品产生丰富的纹路或图案,需要二次加工。这样,不但增加了产品的生产周期,而且使产品的成本大大增加。传统聚丙烯色母粒着色要求的是色母粒在聚丙烯树脂中能均匀分散,而有的塑料制品希望能得到一种象天然玉石效果的颜色,而这种效果是传统色母粒无法做到的。